我國模具鋼材行業亟需實現質變
我國模具鋼材行業亟需實現質變
模具鋼材質量內涵
我國鋼鐵業經過“十一五”發展,占世界鋼產量的比例由31%提高到45%,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大國。但我國鋼鐵工業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主要是生產能力過剩、產品質量不高、資源保障差、環保滯后和效益低下。羅百輝指出,我國鋼鐵企業在應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高效率、低消耗地為顧客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產品的能力,這已成為鋼鐵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一個標志。
模具質量體現在四大方面,制品質量:制品尺寸的穩定性、符合性,制品表面的光潔度、制品材料的利用率等等;使用壽命:在確保制品質量的前提下,模具所能完成的工作循環次數或生產的制件數量;模具的使用維護:是否屬最方便使用、脫模容易、生產輔助時間盡可能的短;維修成本、維修周期性等等。
鋼材由量升質:“十二五”轉型重點
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今后要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要培育發展包括高端裝備制造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本建成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等。這些產業快速升級和發展,對鋼鐵工業的要求已不是產量或品種,而是質量和性能。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能夠成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強國和大國,關鍵在于它們具有生產優質鋼材的堅實基礎支持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日前表示,提高鋼材質量是我國“十二五”鋼鐵業重中之重。
長期研究中國鋼鐵工業,跟蹤世界鋼鐵企業步伐的羅百輝表示,近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發展迅速,動車組車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國產車輪跟不上提速要求,至今全部從日本、德國進口。我國開發的“大飛機”設計很先進,節油15%,引起世界關注,已開始批量訂貨,但飛機發動機、起落架、液壓管等以及涉鋼鐵材料的各種零部件,現在全部依靠進口。動車組車箱用高強度、高韌性鋼板尚未開發出來,車輛制造廠等不及,只好用鋁合金板代替,成本很高! |